6月5日,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副院长李伟勇一行四人应邀到外国语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同时商讨共建科技翻译与国际传播实习实践基地等事宜。
黄玉龙、李伟勇分别以“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战”和“AI时代背景下的翻译行业发展和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为主题,为外国语学院100余名师生作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贯之主持。
黄玉龙讲授“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战”时,纵观古今中外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我国国际传播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增强国际传播的必要性,结合实际案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新”字内涵,说明了动态国际传播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他指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实现“强起来”已成为我国的首要目标,国际传播应主动增强与世界主要媒体的合作与沟通,了解国外受众的兴趣点,用主流外媒推动国际传播,以实现静态国际传播向动态国际传播的转变。
黄玉龙强调,“外语是基础,专业是支撑,文化是关键”专业外语的学习至关重要,希望外院学子成长为“内知国情,外晓世界,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人才。
李伟勇围绕“AI时代背景下的翻译行业发展和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主题,对翻译行业及外语人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面对翻译行业何去何从、外语人如何定位两大问题,他提出了五个核心挑战,并给出了积极的建议。李伟勇指出,当前翻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翻译行业应积极拥抱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技术应用于翻译流程中,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同时,技术发展也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技术放大人才价值,人才引领技术发展。
在谈到外语人才的未来发展时,李伟勇鼓励外语专业的学生要从“专业”到“职业”再到“事业”进行转变,建议同学们在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翻译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来校期间,黄玉龙院长一行与外国语学院30余名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围绕AI时代背景下翻译学学科建设、专业走向、行业发展、职业规划、实习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丽明 编辑)(外国语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