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厚植大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提高农学专业学子的农科素养。日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农学专业学子深入青莲稻麦育种基地,开展小麦育种实训。小麦研究所杨随庄所长、黄可兵老师进行专业指导。
青莲稻麦育种基地的50多亩地中,有800多种小麦亲本的亲本圃、杂交圃、选种圃、品系鉴定圃和品种比较试验圃,基地共计34名本科生,20余名研究生在这里开展试验实训等工作。
学生抵达青莲稻麦育种基地,在杂交圃、选种圃、品系鉴定圃等区域进行参观学习。在杨随庄所长的讲解下,了解杂交F1、F2代植株,认识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杆锈病危害特征,学习小麦的选种过程,参观优良的小麦新品系。杨随庄老师在麦田里为同学们展示着基地的每一块区域,讲解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学生们学习到先进的小麦育种计划和培养设计方案。
实训结束后,学生们也纷纷感叹农学的艰苦与魅力,农学大三学生廖佳丽在实训过程中感慨:“听杨老师讲,我们见证一个完整的小麦育种工作的完成需要长达九年。金黄色是收获的颜色,我深刻地感受到这片土地下蕴含的旺盛的生命力,年复一年的麦黄何尝不是一代农业科研学者的坚守和代代农学学子的传承”。与深耕于基地的老师们交流时,农学学子们深深被这群将自己奉献于土地的“基地坚守者”们所折服。
本次实训旨在提高农学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认知,了解小麦育种选种流程和小麦病害症状等相关知识,通过深入小麦基地进行实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王丽明 编辑)(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