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资深专家卢春房受邀来校,在东八演播厅作了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性、舒适性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院士工作站首席科学家、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国滨,学校副校长苏伟洲出席报告会,中国工程院三局工管学部办公室主任聂淑琴、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副处长高金金、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丽琳,以及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8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学习。会议由苏伟洲主持。
卢春房院士是我国高铁二十多年发展历程的核心参与者与见证者。在专题报告中,卢春房院士结合学习实践与科研创新的经验,从中国高铁安全性、舒适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保障高速铁路安全性、舒适性的工程管理实践两个方面,展示了我国在高铁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讲述了目前我国高铁未来的奋斗方向。
卢春房院士指出,中国高铁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中国高铁已成为世界铁路建设的典范,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布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深入讲解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教育在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中的关键作用。卢院士的见解和经验,不仅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更为他们指明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方向,激励他们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报告中,卢春房院士讲到,“年轻一代大有可为,希望大家在未来能够积极地参与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为中国这张靓丽的名片增光添彩”,激励大家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报告结束后,现场众多“高铁迷”踊跃提问,对平时在科研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卢院士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地分析解答,并热情和师生朋友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知识探讨。他鼓励同学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升个人科研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在场师生反响热烈,卢院士的报告让大家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于未来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充满期待,表示平时将着重培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努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王丽明 编辑)(环境与资源学院 党委学生工作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