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6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在天津大学举行。我校5个项目入围国赛,取得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决赛中,“烯时代——全球超快热流传感器领跑者”斩获高教主赛道全国金奖,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国赛“首金”的突破。
“烯时代——全球超快热流传感器领跑者”项目由材料学部代波教授等5位老师指导,材料与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浩负责,致力于微秒响应热流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为我国航空航天、民用高科技行业的热防护安全保驾护航。热流传感器自诞生以来,其响应时间经历了秒、毫秒、微秒三次技术革命。为了突破微秒级响应速度,团队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从原理、材料、器件三个方面共同发力,瞄准主要科学问题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从“芯片制造—器件模组—系统整机”全方位、全链条的自主可控,构成完整的技术壁垒。项目研发的超快响应热流传感器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有效推动中国科技城军工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自本届大赛开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大赛相关工作,校长黄琦、校党委副书记张强亲自部署、全方位动员、全程关怀。校团委精心筹划,与相关学院协同联动,认真落实好组织发动、项目筛选、项目培育及赛前指导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掘参赛项目潜力,全面做好参赛组织工作。经过激烈角逐,材料与化学学院“烯时代——全球超快热流传感器领跑者”“高储能钛酸钡氮化硼纳米片聚芳醚腈三组分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Rainbow智能管道机器人”三个项目入围高教主赛道国赛,其中“烯时代”项目一举冲入全国总决赛;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盐’路‘苹'安—讲好盐源苹果故事,推动多民族共同富裕”“花开富贵——藏红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奔赴致富路”2个项目均入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参赛面最广、覆盖高校最全、参赛团队最多、参赛水平最高、赛事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据悉,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51个国家和地区5296所学校的421万个项目、1709万人次报名参赛,126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于12月3—6日在天津大学参加决赛阶段现场比赛,423个项目获得金奖。
(王丽明 编辑)(校团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