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与主办的科技城人才活动——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首届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核安保分会2023年学术交流会召开

时间:2023-11-27作者:张婷婷 席发元浏览次数:977 设置

11月22-23日,由我校核安保分会联合主办,国家原子能机构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承办的国家原子能机构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首届学术交流会暨核安保分会2023年度学术会议全国核材料管制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绵阳召开会议旨在推动核环境安全及核安保工作学术交流,促进全国核材料管制工作发展,总结交流上一年度分会工作及核材料衡算控制与实物保护工作经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唐立院士、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罗琦院士、于俊崇院士应邀

学校副校长苏伟洲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以本次年会为契机,借鉴先进经验,为核安保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术意见、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平台,为核安保事业出谋划策,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发挥领域资源集聚优势,推动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绵阳科技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核安保技术中心主任李自平强调了核安保的重要性,提出了要坚决贯彻落实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持续提升我国核安保能力的要求

学术交流会由唐立院士主持,会上,罗琦院士、于俊崇院士分别作了“我国内陆核电发展需求研究”“大力发展核电,我的几点思考”两场大会主旨报告。罗琦院士结合国际内陆核电发展现状和我国国内核电发展需求以及内陆核电建设技术要求,对我国内陆核电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于俊崇院士结合实际案例对核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做了梳理分析,进一步分享了关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思考。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肖无云研究员、苏州大学第五娟教授为大会作了“核辐射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基于锕系元素配位化学的促排剂研究”邀请报告。肖无云就核辐射监测的发展历程、核辐射监测的前沿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第五娟围绕锕系元素促排剂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代表性工作等了全面分享。

会议期间,我校王坤朋教授、张草林博士分别作了题为“核材料管制视察现场数据采集与安全评估”以及“水域核安保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与智能巡检技术研究”的分会场报告。

国家原子能机构、绵阳市政府、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余家单位200余名代表参加交流会会议获得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开展的科技城人才活动支持。

雷普凡 编辑国家原子能机构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 供稿)


返回原图
/